白茶可以整箱囤,为什么到了岩茶圈,基本都是一泡一泡买?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2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13

图片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李麻花

《1》

一位朋友喜滋滋地给李麻花打来电话,说自己用5000块收了1斤的牛栏坑肉桂。

咦,一斤5000块的牛肉,1泡按8g算的话,折算下来1泡只要80块钱……这么便宜吗?

要知道,真正的牛栏坑肉桂,一斤的价格高达五六万。

折算下来,1泡的价格,可是80块钱的好几倍呢……

算完后,便反问这位朋友:“你这牛栏坑肉桂是哪里买的?这么便宜,到底是真牛肉还是假牛肉啊?”

朋友被李麻花绕来绕去绕晕了,回答道:“你这是个什么算法,弯弯绕绕的,算的我都头晕了。”

“我这么算,是因为市面上的岩茶,大部分都是按泡卖的,一泡的价格如果特别低,那多半不是好岩茶。”

图片

朋友满腹疑问:“啊?岩茶按泡卖吗?可是你们家白茶不是都是这样一斤一斤卖的,这茶和茶之间卖的方式还不太一样了吗?”

那是当然,这卖茶啊,也是有讲究的。

不同的茶类,不同的品质,售出时的计量单位也是有所变化的。

每种茶类都有它们的特殊性,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它们以不同的模样,来到各位茶友的身边。

朋友似乎是忘了低价收牛肉的喜悦之情,也或许是不好意思再继续提了,继续问道:

“那白茶为啥要一斤一斤卖,岩茶就得一泡一泡卖?”

不急,且听李麻花娓娓道来。

图片

《2》

为什么大部分白茶都是以“斤”的单位来售卖?

白茶界里,总能听到一些茶友在网上诉着这样的喜悦之情:

“今天买了3斤白茶饼,打算放个五年,等陈化成老白茶了,再喝一喝,那滋味可不得了!”

“我妈不知从哪里淘了两大箱寿眉,看着品质还不错,过两天喝一喝试一下。”

“斤”和“箱”的单位,在白茶圈子里,最为常见。

隔壁喝着老丛水仙的茶友,看到这些言论,便有些不解:“一斤一斤卖,是不是因为白茶比岩茶便宜啊?”

更有一些不知哪儿冒出的“资深茶客”评价道:“那必须啊,卖不出去,才得批发卖,这还不懂吗?”

好在看到这条评论时的村姑陈心情不错,否则真想好好问问这位“资深茶客”到底资深在哪里……

其实,白茶按斤卖,最重要的原因是:白茶能长期存放。

图片

这样的特性,也让需要长期存放的白茶,格外依赖于“三层包装法”。

而三层包装法的最外层,就是一个五层的瓦楞纸箱。

因此,用纸箱装茶,能够让各位茶友们存茶时,更方便一些。

但大纸箱里也不能只装那么一两泡茶,二三十克的茶叶,塞不满一整个箱子,运输时碰撞了,茶叶还极容易碎开。

于是乎,商家们干脆直接一斤一斤往箱子里装,称斤卖的白茶,也就盛行开来。

卖茶人们这么做,其实还有一个原因。

白茶在长期存储中,讲究一个“团队陈化”。

同年份、同产区、同品类的白茶放在一起存,茶叶的转化速率会高很多。

若是把白茶分开来装到泡袋中,就凸显不出团队陈化的力量了。

综合多个因素来看,白茶一斤一斤卖,也就非常合理了。

图片

《3》

相比之下,岩茶并没有白茶如此长的存放期限,自然不用特别注意按“斤”售卖。

不过,岩茶按“泡”卖,也确实跟价格的关系比较大。

武夷山正岩的核心地带,三坑两涧,其中,牛栏坑和慧苑坑产出的岩茶,格外受人追捧。

真正产自三坑两涧核心地带的岩茶,一斤上万元,都是极为正常的了。

听到一斤茶过万,工薪阶层的茶友们,也就有些望尘莫及了。

这样消费下来,一两个月工资都得搭进去,算了算了,还是不买了……

所以,如果都按斤来卖,高品质岩茶的市场,将大大缩水。

为了让更多人能喝到牛栏坑肉桂、慧苑老丛水仙,按克卖,按斤卖,更合理一些。

一来,能让大众都能接触到好茶,尝试好茶;二来,卖茶也不用再因为茶叶滞销头痛了;

实在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。

图片

岩茶的细分种类极多,一些初入岩茶界的茶友们,可能并不能很快的喝到喜欢的岩茶;

许多茶友最早接触岩茶的时候,无非是从大红袍、肉桂、水仙试起。

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首次试茶时,就能喝到最适合自己的茶。

唯有多试多喝,才能挑到自己喜欢的茶。

于是,小泡袋装的岩茶,也就在此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

一些茶友在试茶时,就会每一种都买一泡,一种一种尝,直到尝到自己最爱的那一款为止。

岩茶的这种小泡袋装,还有一个好处。

一般来说,一泡岩茶大概在8g左右,而能泡出岩茶最好风味的投茶量,恰好在8g。

如此一来,泡茶也就不必再称重了。

撕开一小包岩茶,直接倒入盖碗当中,注水一泡,便能品上岩茶的美好风味。

图片

《4》

不过,卖茶这事,还是比较灵活的。

虽说白茶常见的计量单位是斤,但市面上也存在很多按克重来卖的白茶。

比如,50g的精装特级白毫银针,100g一罐的一级白牡丹……

有一部分需要短期内快速喝完茶的茶友们,就会选择购入这类规格的白茶。

而岩茶虽说常常按泡来卖,但一些颇有实力的茶友也有着大批购入岩茶的需求。

要么为着招待客人,要么是每日两泡不停歇的岩茶发烧友。

此时要是一泡一泡买,每隔几天就要买一次,过于麻烦,他们便有了一斤一斤购茶的需求。

有需求,便有市场。

因此,商家们也推出了一斤装的武夷岩茶,供茶友们挑选。

图片

说到底,不同茶类按着不同计量单位来售卖,还是为了照顾茶友们的需求。

所以,我们买茶、喝茶,最好要按着自己在一定时间内能喝完的茶量来购买。

自己一个人喝茶,若是喝茶次数没有很频繁,就不必购入大箱装的茶;

万一存放不当,受潮变质,或是不小心放过期了,一整箱的茶也就毁了……

若是只有尝鲜的需求,买几泡茶喝一喝试试味就好;

等到需要的茶量大了,再去考虑一箱一箱买。

无论你喝白茶岩茶还是其他茶类,都要按需喝茶。

不要因着购入太多的茶,喝不完,浪费了茶又浪费了钱,得不偿失!

图片

《5》

现如今,茶圈售茶的称重方式,越来越多样化了。

有心的卖茶人,自是能体会到顾客的不同需求,能按顾客需求,来安排成品茶的重量。

他们不再死板的以“斤”或是“50g、100g”这样的单位来卖茶了。

我们能看到,15克装,45克装、75克装这样直截了当的数字克重,已经开始出现在卖茶人的卖茶标签上。

我们买茶时对于重量的选择,也一样变得多样化了。

在纷繁的茶海当中,选择虽多,合适你的茶却不一定多。

因此,也希望各位茶友,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那款茶~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